速九文章 手机版
当前位置: 首页 经典语录

古诗词里的夏天,美不胜收,惬意悠长!

时间:2024-10-03 10:11:11




喜晴

南宋·范成大

窗间梅熟落蒂,墙下笋成出林。

连雨不知春去,一晴方觉夏深。

窗外的梅子树头落地,墙下的竹笋也已长大成林。多日阴雨连绵不知春天早已归去,天气放晴才知已是盛夏时节。

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梅子的成熟和落蒂、竹笋的生长和成林,以及春去夏至的季节变化。

通过对初夏时节梅子熟了、竹笋成林的细节描写,表达出对夏日久雨初晴的喜悦之情。



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

宋·杨万里

毕竟西湖六月中,风光不与四时同。

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。


到底是西湖六月的时节,风光与别的时候确实不同。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,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,在阳光的照映下,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。

这首诗描绘了杭州西湖夏季时的不胜美景,是歌咏该景致的经典作品。

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,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,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。

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,风光不与四时相同,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,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,是足可留恋的。

然后,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,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、精彩绝艳的画面:翠绿的莲叶,涌到天边,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;而娇美的荷花,在骄阳的映照下,更显得格外艳丽。



夏意

宋·苏舜钦

别院深深夏簟清,石榴开遍透帘明。

树阴满地日当午,梦觉流莺时一声。


幽深的小院中我躺在竹席上,浑身清凉;穿透帘子看见那石榴花开得正艳。

中午时分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,午睡醒来,耳边传来一阵阵黄莺的啼叫声。

诗中虽写炎热盛夏,却句句显清凉静谧、清幽朦胧的气氛,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,虚怀若谷的心境。

诗的前三句着力在炎热的夏天描绘出一派清幽的世界,院内屋中是一味清凉,窗外榴花盛开,透过窗帘,仍能感觉到它艳丽的色彩。庭院深深,午时也绿阴遍地,凉意沁人,以衬托午睡的舒适。

最后直接写梦醒,用笔灵活。梦醒后宁谧,又通过不时传来断续的莺声来反衬。



初夏即事

宋·王安石

石梁茅屋有弯碕,流水溅溅度两陂。

晴日暖风生麦气,绿阴幽草胜花时。


石桥和茅草屋绕在曲岸旁,溅溅的流水流入西边的池塘。

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,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。碧绿的树荫,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。

这是一首描写初夏景色的诗。

前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写了岸边的景色:曲折的岸边有石桥、茅屋,溪水潺潺。

后两句先从嗅觉上写,暖风阵阵、麦子的气息扑鼻而来,让人感到非常惬意。接着写视觉上的感受:绿树青草比春天的百花更美丽,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。


夏日山中

唐·李白

懒摇白羽扇,裸袒青林中。

脱巾挂石壁,露顶洒松风。


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,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。

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,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。

诗中描写的夏日中生活的场景,真实、贴切地展现了夏日山中的景象。

通过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写,来突出夏天的炎热。同时借夏天炎热的环境,表达诗人无拘无束,在山林间豪放自如的状态。


约客

宋·赵师秀

黄梅时节家家雨,青草池塘处处蛙。

有约不来过夜半,闲敲棋子落灯花。


梅子黄时,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,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,传来阵阵蛙声。

时间已过午夜,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,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,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。

“黄梅时节家家雨,青草池塘处处蛙”,诗歌前两句写景,描绘出一幅江南夏雨图。梅雨季节,阴雨连绵,池塘水涨,蛙声不断,乡村之景是那么清新恬静、和谐美妙。

“有约不来过夜半,闲敲棋子落灯花。”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,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,没事可干,“闲敲”棋子,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。表现了诗人落寞失望的情怀。